EP4. 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?我也能擁有嗎?被討厭的勇氣究竟是什麼?

「這個世界不複雜,而是我們自己把世界變得複雜。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,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裡面。」-《被討厭的勇氣》

《被討厭的勇氣 – 自我啟發之父「阿德勒」的教導》


嗨大家,可能是因為冬天到了,思考的時候總會帶點憂鬱的氛圍。剛好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《被討厭的勇氣》這本書,在開始前想先問問大家一個問題:你覺得自己幸福嗎?

而或許你會問,幸福的定義是什麼?是啊,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呢?

在看完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後,我獨自思考著上面的這個問題,翻看著閱讀時所寫下的筆記,眼眶也幾乎噙滿淚水。

「這個世界不複雜,而是我們自己把世界變得複雜。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,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裡面。」

這是我筆記上的第一段話,代表幸福與自我主觀意識有相當強的連結,但是在主觀意識上,為什麼會常常感到不幸福呢?就讓我們聊聊追求「幸福」的一些想法吧。

大家所熟知的佛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學者,提出的創傷理論深刻的影響著現代人的想法。大部分的心理學流派也都遵循著這樣的因果論認為:一個人的行為跟過去的記憶與經驗有著莫大的關係。

「但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心理創傷。」

無論任何經驗,它本身並非成功也非失敗的原因,因為真正有決定性的是「我自己」給予這個經驗什麼意義,而非經驗本身。

過往的影響的確有,但並非因為發生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,可是我們卻時常藉著「對過去的經驗加上一個論斷」來決定我們自己的一生。這樣常常落入所謂的「宿命論」。

比如說:過去被霸凌的經驗,使我再也無法到學校上課。一般看來會覺得很合理,因為某某經驗,導致無法怎樣怎樣。但若是以目的論來看,這背後隱藏的是某個「目的」,這個目的可能是因為內心不想學著處理人際關係、想要持續獲得老師或父母的關注等等。

這就是阿德勒目的論與因果論的不同之處。

不曉得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:「如果我有時間,我肯定會做的更好」、「如果我學歷夠好,我肯定能夠進大公司」,應該蠻常有類似的對話出現在生活周遭吧?這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很不幸,因為自己沒有夠好的資源、夠多的時間,所以才沒有辦法達成目標。但是實際上,他們只是沒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勇氣。

因為只要講出一個因果關係,彷彿大家就都會覺得「啊!沒錯!你其實很優秀,只是因為沒有必要的條件才做不到」。

可是這只是一種自欺欺人,也屬於一種很表面的因果論,因為兩件事情根本沒有直接關係。但為什麼要這樣自欺欺人呢?原因是因為這些人缺乏改變生活型態的勇氣,如果學歷不夠好,可以從經歷中去補足,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與付出更多的努力;然而,說出這些理由的人,就是因為沒有勇氣改變現在勉強可接受的現況,但又因為自卑情結作祟,才會導致這種騙自己也騙了大家的言論。

自卑與自傲,其實大多數時間是一體兩面的。在解釋自卑與自傲的關係錢,先談談為何會有自卑感吧。

在阿德勒的想法中,是因為人們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界的,為了擺脫無力,就會傾向追求卓越,換言之就是「追求自身的理想狀態」。

但是當理想無法達成的時候,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無力、無能的感受。這時候這種感覺其實是一種能夠讓自己更加努力、追求成長的正常且健康的刺激。

那麼自傲是怎麼來的呢?自傲跟自信其實是兩回事,因為自傲幾乎都是源於自卑情節作祟,自卑情結可以理解為「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。」也就是說,當有人不斷的透過各種外物(名牌衣著)或者炫耀跟不同的政商名流認識,這種不斷誇耀跟彰顯自身權威的人,都是為了掩蓋內心的自卑情結。

接下來請仔細思考看看,你所追求的是誰的理想狀態?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:你所重視的人,希望你成為一個優秀又成功的人。但是當你達不到他們的標準時,你卻會產生非常失落的情緒。這真的是你所想要達成的理想嗎?

想想看,如果今天這個地球上只有「我」,所有的價值判斷還會不會有任何意義呢?錢的多寡、身高、長相是否都還有意義呢?

答案應該很明顯,根本不會!

也因此阿德勒認為,幾乎所有的煩惱都跟人際關係有關。可是當我們在社會中存活時,就必須得面對人際關係。

但要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呢?阿德勒提出了「課題分離」的說法,然而課題分離並非終點,具備了課題分離後,也必須建立起「社會意識」。唯有兩者都具備了,人的發展才得以完全,也才得以尋著幸福。

那麼究竟什麼是「課題分離」;什麼是「社會意識」呢?

課題分離,簡單來說就是:誰有權力作出決定?同時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或者情緒由誰承擔?這個「誰」才是需要處理課題的人。

最明顯的案例就是父母干涉孩子要讀書還是玩遊戲,父母會擅自替孩子決定未來要做醫生、律師,但孩子的人生很明顯不屬於父母,所以「讀書還是玩遊戲」是孩子的課題,必須要與父母「望子成龍」的課題切割來看。

然而,為什麼我們都想要按照別人的期待過生活呢?

因為這樣子做很輕鬆,不用自己思考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,只要照著做就對了。可是卻沒有想過,失去的是自己的人生,甚至會覺得很痛苦,覺得都是別人害的,但這很容易陷入了決定論的框架中,因為這一切正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啊!

「那麼如何才算是自由?」

答案很簡單,就是被別人討厭!不想被討厭,想被喜歡,是生而為人的本能與衝動。但是我們必須去遏制這樣的衝動,正因為有人討厭我,才代表我足夠自由,因為我表現出的是真實的我的樣貌。

而這也不代表只因為我爽就做出多糟糕的事情也沒關係,而是要我們不要害怕「被別人討厭」。

人本來就是多種樣貌,而「討厭我」是別人的課題,並不是我們的,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,把彼此的界線畫清楚,哪個部分是別人的課題,哪個部份是自己的課題。當能夠在課題分離上有所理解後,要在人際關係中取得自由也會變得容易些吧。

課題分離只是一個人際關係的開始,並不代表結束。劃清界線能夠得知彼此應該處理的情緒與事情有哪些,但這不能讓我們得到幸福,充其量只是減少了人際的煩惱。在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之前,阿德勒認為,「社會意識」(Social Interest)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

「歸屬感是需要自己創造的。」

但是什麼是社會意識呢?

作者認為阿德勒的社會意識包含三個主要的特質:

  1. 接納自我:

在接納自我的這個部分,談的並不是如同催眠般的自我肯定:「我真的很優秀,只是時不我予罷了」,這樣的論述會回到前面提過的自卑情結,進而衍生出自傲。看似接納了自我,但只是把自卑的地方用自傲掩蓋罷了。

真正的接納自我,是指你能夠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,轉而對可以改變的事情抱持勇氣與信念。

例如考試失利,無法接納自我的人會想著,這次是考題太機車了,下次肯定能滿分;然而接納自我的人會認為,原來我還有這麼多題目不會,那麼我下次要怎麼樣才能往滿分前進?

  1. 信任他人:

計算對方是否還得起錢、需要抵押,那叫做「信用」;但是在人際關係中需要的是全然的信任,沒有客觀事實佐證仍然相信眼前的人,而不考慮擔保問題。

比如我之前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了一個非常好的異性朋友,當時她對我說的話令我印象深刻:「在交友軟體這麼險惡的環境下,竟然只因為有可能有一點點交集,就很信任我的給出姓名資訊。」

雖然有可能她只是側面在說我比較笨,但是在當下我也沒有思考太多,就先給出了信任。

「只要抱持著「信任別人會受傷」,那麼就無法與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。」

這也是為什麼我能夠交到知心好友的原因,人際關係中,必須要先有一方先踏出第一步,因為我們都知道,我信任你是我的事情,而你選擇不信任我,那也是你的事情。

但真的要無條件信任嗎?如果不想與對方建立關係,就可以直接剪斷也沒關係,因為真的沒有必要當爛好人!

這裡說的是,當你與你想建立或修復關係的人之間,必須先做到全然的信任,才有機會開展深厚的關係。

  1. 貢獻他人:

這裡的貢獻他人不代表自我犧牲,為別人犧牲人生是「過度適應社會」。貢獻他人的實質含意是為了讓自己感受「自己」的價值。

雖然貢獻感乍聽之下跟認同很相似,但尋求認同常常導致不自由,因為我們試圖跟著別人的要求走,只為了讓自己「從別人那裏」獲得虛假的價值感。執著於認同需求的人,只是因為無法接納自己的缺點,也沒法全然的信任他人,更不會想著如何貢獻,所以才迫切的需要認同。

以洗碗當作舉例:

  1. 家人都不來幫忙,也不說謝謝。
  2. 我對我這個家有所貢獻,真好!

前者的樣子,其實就是抱持著「我幫忙一定要有所回饋」的想法在洗碗,這種自我犧牲的情節容易導致內心的不平衡感,這代表著,你洗碗只是為了得到家人的「認同」;但後者的想法則屬於「貢獻他人」,對於幫家裡洗碗這件事情,而自己感受到了「自己的價值」。

「幸福,就是貢獻感」

至於貢獻倒底有沒有用,那是別人的想法,也管不著啦!

最後的最後,如果覺得人生找不到意義,那麼你的指南針,就是「貢獻他人」。

不知道做些什麼沒關係,認著地活著,被討厭也沒關係,去做點幫助社會、幫助家人、幫助身邊每一個小小人際圈裡面的人吧!做著做著,你肯定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從而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!

當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,有隨口跟朋友提及,有趣的是,朋友們對這本書的毀譽參半,一半是講說非常療癒跟正面;一半是講說沒有觸及阿德勒的核心,有點太過於心靈雞湯。這也導致我在看完書後,撰寫文章的同時有去參考阿德勒的一些學術文章。

我能理解為何這本書會有這麼兩極的評斷。

我本身是非常厭惡所謂的「心靈雞湯」,透過灌輸大量正面的語句來鼓勵人心,這件事情本身往往都會帶來虛假的安慰感。可是從這類的虛假安慰感中,我們並不能好好的思考,靜下心去審視、反省、癒合傷口;這些虛假的心靈雞湯趁著我們受傷的時候,遞上了甜衣包裝的毒藥。

然而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並不能算是一本「心靈雞湯」的書,而是透過哲學家跟青年的對談方式,展現了普通人(青年)在面對事情時第一時間的思考方向跟想法;有趣的是,哲學家看似說教,但實質上是在引導我們改變思考方式。

有些人會說這些並不夠心理學,但正這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,作者將阿德勒心理學納入生活的每個角落,透過諸多比喻來闡述人際關係、勇氣、接納自我的議題,真正將理論給化入日常。

我會說,這本書適合所有人,因為人際關係是作為「人」一定會碰到的事情,不管是建立關係、或者修復關係,在書中都有對應的思考方向。

儘管書中也有一些太過於理想化的情景,但是作為參考而言也是相當有價值的。

「只要我改變,世界就會改變。別人不理解也沒關係,由我開始吧!」 

我最喜歡的一句話,同時我想這也許是書中最重要的觀念:人際關係很難,但是你沒有勇氣先開始行動的話,那麼你還希望得到什麼改變呢?

「獨特的想法與深刻的思考,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。」

我是Chow,愛看書的鬆獅,我們下次見囉!

  • 中文書名:被討厭的勇氣:自我啟發之父「阿德勒」的教導
  • 英文書名: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
  • 日文書名:嫌われる勇気:自己啓発の源流「アドラー」の教え
  • 作者:岸見一郎, 古賀史健
  • 譯者: 葉小燕
  • 出版社:究竟出版社
  • 出版日期:2014/10/30

書籍連結